科研咨政 >>科研动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

发布日期:2023-1-3 作者:程蔚 来源: 黄山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特质与文化特质,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党的百年奋斗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和实现伟大复兴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始终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要求,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在前进道路上,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原则,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方位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础之上的,是对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创造性应用,彰显了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全方位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现代化发展与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构起独特的现代化研究范式。在经济建设领域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在政治建设领域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领域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社会建设领域强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外交领域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原则,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在一个超大规模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致力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造福全体中国人民,而且惠及世界各国人民,展现出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风范,创造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统筹发展和安全,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转自《黄山日报》2022年12月14日第4版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