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咨政 >>科研动态
“作退一步想”对构建人性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启示

发布日期:2022-12-30 作者:许顺进 来源: 黄山日报


 “作退一步想”工作法是我市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础上,充分挖掘徽州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创新推出的基层社会治理德治品牌。实践证明,“作退一步想”工作法能够有效深化干群联系,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以人性化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作退一步想”理念及其蕴含的人性化社会管理价值

 清道光年间,黟县西递人、开封知府胡文照修缮祖居时,主动“削屋角三分、退阁楼一步”,以利他人通行,并在门额上题“作退一步想”。受这一门额题字的启发,黟县创新推出“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以源头预防化解大量矛盾纠纷。

 “作退一步想”工作法的思想精髓在自律、谦和、礼让、豁达、通融等,其理念形成的背后是徽州大地上深厚的文化土壤。徽州也被称为“东南邹鲁”“程朱阙里”。程朱理学讲的是儒家文化及价值观,他们的教化使儒家文化在徽州拥有特别深厚的积淀和影响。儒家的仁义观、诚信观、义利观等深刻地影响了古徽州人民的日常言行,从而构建出徽州乡村治理的大前提。徽州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正是遵循儒家思想的礼法兼治基本原则与逻辑,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步形成的一个古徽州社会内部自我调节机制,并逐渐演化成化解矛盾与纠纷的一整套流程,有效化解了徽州社会的矛盾与纠纷,初步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大事小事化解在乡村之间的目标。

 “作退一步想”理念及其在古徽州社会管理中的实践,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化解矛盾和纠纷的社会成本,更为矛盾纠纷双方解决问题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并富有弹性的空间,充满了人性化色彩。这对于我们推进人性化的市域社会治理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二、“作退一步想”理念的当代实践与创新

 近年来,我市在挖掘与传承徽州传统社会的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其中“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就是有益探索与创新的重大成果。

 一是将“作退一步想”工作法中“退”的理念寓于德治教化中,引导以“谦谦之风”祛“好斗之气”。我们建立了“民转刑”案件预警分析系统,将“作退一步想”融入家规家训、村规民约,倡导全市客栈联盟、民宿协会等行业组织把“作退一步想”列入章程。

 二是将“作退一步想”工作法中“退”的精髓融入调解实践。我们从“作退一步想”提炼“听、理、劝、借、退、和”六字调解法,通过“细听陈述、理清症结、悉心规劝、借古喻今、各退一步、握手言和”,以和谐方式解决问题;让“退”成为风景,悬挂劝诫自律、谦和、礼让的楹联、牌匾,调解成功拼合欢桌、饮和气茶,展现徽文化崇德尚善道德追求。

 三是将“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化解难题,修复社会关系,既调“当下争”,更促“持久和”。

 目前,黄山市105个乡镇、745个村、23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已统一建设标准化“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室1100余个,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2021年,黄山市化解矛盾纠纷1.26万件、成功率达98.5%,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平安建设三捧“长安杯”。

 三、“作退一步想”工作法的成功实践对我们构建人性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启示

 一要深刻认识“德治教化”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人性化的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作退一步想”工作法的基于“德治教化”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积极探索“德治教化”这一更具人性化的社会管理方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

 二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不断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作退一步想”工作法是深入挖掘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徽州地域文化中的“善治”因子,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层治理的有效方法。而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也决定了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浩如烟海,是我们汲取智慧和营养、不断丰富和提高我们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座宝库。

 三要全力打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为构建人性化的社会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退一步想”工作法能够在黄山大地上成功实践,是基于它有广泛而深厚的文化认同、价值理念认同。所以,大力营造崇德向善、激浊扬清的社会氛围,必将为“德治教化”这一更具人性化的社会管理方式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组稿:黄山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理论研究室


 (转自《黄山日报》2022年12月29日第4版理论:“作退一步想”对构建人性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