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y School Library of Mount Huangsha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
发布日期:2022-4-2 作者:市委党校第65期县干班 汪勇 来源: 教务处
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山水人文之城、创意创新之城、开放枢纽之城、青春活力之城、美丽幸福之城,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对屯溪区提出了“强化集散和服务功能,建设美丽时尚高品质现代都市区”的明确发展要求。
城市是旅游的综合载体,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加速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型,全域旅游深入推进、旅游品质革命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相较于景区景点及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中心城区的旅游承载力、竞争力发展较为滞后,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品质正日益成为限制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必须加以重视、着力改变。而纵观中外著名旅游城市,其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往往都会转向发展城市旅游,并以此重塑旅游格局、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整体吸引力。为此,建议我市紧抓大文旅时代有利契机,大力发展中心城区城市旅游,推动构建城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一、抓好顶层规划设计,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布局
一要创新树立城市旅游发展理念。坚持“城市即旅游”的发展思路,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把中心城区城市旅游培育成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强力支撑。二要合理规划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推动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实现“多规合一”,在空间布局上明确和完善城市文旅功能区,为城市旅游发展预留空间。三要着力完善大景区规划建设。整合屯溪老街、中国徽州博物馆、新安江延伸段、黎阳IN巷等城市旅游资源,链接花山谜窟、鬲山等城郊旅游资源,推出一批城市精品游览线路,建设完善城景交融、城景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二、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一要以城市更新擦亮城市旅游底色。改变以往“大拆大建”的工作思路,综合运用“留、改、拆、补”的精细织补手法,在土地效率、城市治理、生态环境、文脉传承等方面持续发力,增强城区的宜居性、持续性、生命力,在征拆中提颜值、在改造中见情怀、在保护中留乡愁,还原了文化名城、山水名城的底色,为城市旅游提供优秀的时空载体。二要推动旅游休闲街区建设。要积极挖掘工业遗存、传统街区的历史文脉,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深度挖掘盘活老城区特有的历史遗迹、人文典故、老街巷、老字号等资源,讲好屯溪老城故事。要在保留原汁原味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创新赋能、文化表达,引进各类业态,打造既有“国际范儿”,又有“烟火气儿”的“城市客厅”。三要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以全域文明创建为抓手,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在城市旅游较为集中的地方,要适当允许户外经营等,提高城市管理的融洽性、包容性,提升游客休闲体验,建设旅游友好型城市。
三、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主客共享友好城市
一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促进“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统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探索以大数据、VR/AR、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丰富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强化全媒体矩阵推介营销,以智慧加持旅游发展、以智能更新旅游体验。二要优化城市旅游交通建设。以城市为枢纽织密旅游公共交通网络,加快“快旅慢游”交通网、风景线建设,完善城市旅游标识系统,发展自驾车、旅居车服务。三要推进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实现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优化公共厕所、停车场、开放性休憩空间、无障碍通行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增强医疗保障、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主客共享、友好舒适的城市旅游体验空间。
四、强化文化旅游创意,丰富现代服务生态场景
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以文化旅游创意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生态体系,鼓励发展各类特色城市酒店和民宿,大力发展商务会展、艺术品交易、轻奢消费品交易、婚纱摄影产业等,全力吸引电竞大赛、音乐节、首秀等活动落户中心城区,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丰富消费场景,构建供给多元的现代服务业生态体系。二要丰富文旅消费场景。着力提升徽菜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营造“舌尖上的徽州”;着力打造高端文旅实景演艺产品,营造“舞台上的徽州”;着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探索心理健康康养,营造“心灵上的徽州”,建设和提升一批具有区域标识度、多业态融合的消费场景。三要优化旅游伴手礼供给。积极打造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旅游礼品公共品牌,探索建设黄山市旅游跨境购物基地,加快布局跨境电商,推动线上线下旅游购物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