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自建文库 >>学院论坛
如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2-3-25 作者:市委党校第51期中青班 胡旺晖 来源: 教务处



一、现状

当前土地资源面临的矛盾非常突出,一方面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要发展无地可用,甚至第一产业中利用土地资源也是困难重重,各种障碍迭出。而另一方面是农村土地的大量闲置,抛荒。有的土地已经抛荒十几年,田地中杂木直径都已经达十公分。有的就在抛荒的土地上违法建房建棚和其他建筑物。有富余劳动力的或者劳动力偏大的就违反政策或打政策擦边球在田地中种植茶叶或者其他作物,有的开挖鱼塘或种养植其他动植物。农村主产业茶叶发展没有空间,农业设施旅游发展滞后,直接制约了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无力。

二、原因分析

1、随着国家生态环境政策出台,可持续经济政策的转型,原有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急需农业农村农民转型发展。

2、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据统计外出务工人员的比例已接近百分之五十,土地抛荒严重。

3、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效益越来越低,收入的百分之七十靠务工收入,百分之二十是茶叶收入,百分之十是其他收入。

4、农村家庭支出在没有大病支出的前提下主要是建房和就学。每家每户都要建房,而理想的建房地址又没有,就造成了农村大量的违法占用农用地建房等现象。

5、产业发展无地可用,在国家生态等几个红线划定后,规划调整步伐跟不上节奏,或者调整缓慢,基层政府没有专门人才,造成工作被动。

6、部分相关政策出台前,调研力度不够,政策出台后,们有跟踪效率,导致该调整的没有调整,一方面造成形式主义,一方面束缚了产业发展的手脚,制约了经济发展。

三、对策

1、加快农村“三变”改革力度。在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由村委会和村民组及时将农户抛荒的土地无偿收回,交由有发展意愿的农民或者其他大户发展农业或者农业旅游。在获得一定效益后才适当予以所有人分红,为鼓励发展,在没有效益前不予以分红。

2、出台相关政策,对土地抛荒达三年又不予以转让经营权的采取强制收取土地抛荒费。然后由村委会和村民组另行安排。

3、在土地利用遇见瓶颈时候,加大力度允许一部分产业发展好的缴纳足够保证金后获得土地暂时的使用权建设临时厂房或其他临时设施,在二十年后予以恢复耕地性质并通过验收。

4、法无禁止即许可,允许农民在耕地上种植茶叶等其他作物,将茶叶视同为农作物。发展农业旅游,允许建设一些农业旅游设施。

5、腾笼换鸟。加大国有或集体的闲置房处置力度,及时出让,尽快获得效益,原来的闲置产房既可以进行工业生产又可以改造成工业旅游设施。同时对已经获得土地使用权,但又没有生产的业主必须缴纳土地闲置费用,督促其尽快生产,如果不生产的,勒令其在一定的时间内转让,防止囤积土地。

6、允许农民置换土地,农民在新的耕地上建设时,可以用老的宅基地恢复成可使用的耕地后进行置换,这样既满足了农户刚性需求,又不减少耕地。

7、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中间环节,对一些简要的事项,由县、镇直接研究审批,及时促进发展。重点是对农业旅游,促进一、三产业融合的加大扶持力度。

8、适时适当的调整退耕还林政策,允许将一些荒坡荒地水毁地通过项目建设成耕地完成土地指标,将一些工业和旅游业急需地点的退耕还林地调整成建设用地,以缓解用地矛盾。

9、精准定位。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沉下去研究,在目前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暂缓实施茶长制、田长制,以免造成形式主义。一旦发展定位,没有新的大变局前提下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绝不能更改,黄山就是要发展农业、旅游业并积极融合发展综合旅游业。

当前经济发展已经遇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瓶颈,那就是土地。如果不及时解决,影响面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我们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省市的实施细则,更需要的是发挥民众的才智,实施产业融合发展,以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减少发展缓慢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