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自建文库 >>教师文库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发布日期:2020-3-26 作者:毛新红 来源: 黄山日报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首要的显著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首要的显著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形成、加强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形成、加强和完善的。

首先,党的领导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得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起党领导的工农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党的领导是一元化的领导,反对分散主义。毛泽东同志早在1943年就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新中国成立后,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政权,实现和巩固了党的领导制度。1954年制定的宪法明确了党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正式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融入国家制度。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毛泽东提出六条政治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1957年5月25日,毛泽东在接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1962年,毛泽东同志总结党的领导历史经验,提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

其次,党的领导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中得以改善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首次明确提出“党的领导制度”概念。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改宪法,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序言,从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层面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党的领导制度化、法律化,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还坚持和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中全面恢复建立党组,加强了党对非党组织的领导。

再次,党的领导制度在新时代得以加强和完善。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这一国家制度体系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新要求,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完善能够保证党全面实施领导的制度安排,构建起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二、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第一,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党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生动力的制度化,是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终身课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能够保证全党始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为人民幸福奋斗牺牲,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这也是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长期执政的内生动力源泉。

第二,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制度。这是提高党的组织整体行动力的制度化。保证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从而保证党的组织整体行动力。要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落到实处。要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要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

第三,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目标,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化,有利于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地位长期巩固、充分体现,保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不偏、效果显著、目标实现。

第四,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这是保证党的政治本色不变、推进党的伟大事业拥有不竭力量源泉的制度化。党执政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要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第五,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这是从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体两个层面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的制度化。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敏锐性,勇于改革创新,大力促进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解决群众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

第六,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这是实现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证党的全面领导有资格、有能力的根本途径。要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