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3-23 作者:张文俊 来源: 黄山日报
□ 张文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既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当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宝贵历史经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光辉的业绩。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是天下一家的世界,是全体人类和合共生的世界,中国人一向认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胸怀天下”,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还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胸怀天下是传统中华文明与中华精神的体现,厚植于深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中。中国共产党的品格与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一脉相承,构成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延绵不绝的竞争力。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正是在这种对人类终极命运强烈关怀的伟大抱负指引下,他毅然走上了为全人类谋解放的道路,创立了影响人类文明进程至深的马克思主义。“胸怀天下”还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之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当下,全球化深入发展势不可挡,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豪迈宣言:“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伟大情怀
“胸怀天下”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坚信历史潮流奔腾向前,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党之大,不仅仅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更在于胸襟大、情怀大。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有信心、有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为创造全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胸怀天下的政党。《共产党宣言》确立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毛泽东说,“所谓天下大事,就是解放、独立、民主、和平友好,人类进步。”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对中国共产党“天下观”的创新性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非凡意义。“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承载着中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理想追求,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新变化,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并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等重要国际和地区组织文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也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中国的开放发展不仅推动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从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动力源,这片土地之上的艰辛探索、辉煌巨变与宝贵经验,不仅兑现了“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诺言,还为人类文明进步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明确指引,昭示了历史演进的正确方向。
“德不孤,必有邻”,只有“坚持胸怀天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理念,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天下”也必将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这样的愿景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坚持胸怀天下,才能立己达人;立志千秋伟业,方能勇往直前。中国共产党必将以担当作为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创造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
(转自《黄山日报》2022年3月23日第6版理论:深刻认识“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