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自建文库 >>教师文库
扎实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日期:2019-6-13 作者:汪厚庭 来源: 《黄山日报》2019-04-23

一、目前我市农业供给侧亟须结构性改革之处

1.对自身资源禀赋和特点认识不足,导致农业发展盲目跟风、同质化发展。我市范围内的一些特色养殖种植,为追求产量而丧失了其应有价值及声誉。

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创新应用不足。一方面,我市现有科技创新成果得不到推广;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科技和推广所需资金投入不够,一直成为制约我市农业科技进步的瓶颈,导致我市农业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比如黄山市多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原理,本适合我市优质生态环境推广,但由于规模不足以进行产业化发展,仍在原地踏步走。

3.农业农村多功能开发滞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我市农业农村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农产品施化肥、打农药的现象较普遍,这与消费者追求安全、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存在差距。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农业产业链短而弱,与高品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呈逆向发展。

4.农业产业协同联结机制缺乏,品牌优势难以形成。缺乏农业产业横向发展机制的指导方案、保障措施、鼓励政策等,统一规划设计尚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特色农产品的规模明显不足,农产品品牌商标界定不清晰。

5.农产品国际贸易渠道通而不畅,农产品国际贸易情况不尽如人意。比如,我市目前茶叶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进口国规定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我市茶叶出口。此外还有我市茶叶质量标准低,国际竞争激烈带来严峻考验,企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扎实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措施

1.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充分利用好自身资源禀赋特色优势。要从长远看眼前、从全局看局部、从整体看部分,避免盲目跟风、同质化发展。同时,要坚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发挥效能”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①特色种植业全有机化。茶、菊等大力推行多维立体种植和现代林果与土特种养业,杜绝施化肥打农药,追求质量而非数量,进一步维护黄山茶、菊等特色农产品声誉。②特色养殖业全生态化。皖南花猪、泉水鱼等传统生态特色养殖,杜绝喂饲料及滥用抗生素,追求品质而非数量,打响黄山特色养殖品牌。

2.以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要通过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充分利用农村资产和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突出特色资源开发、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等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①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现有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黄山市多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尽快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进而从源头上解决黄山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不足的问题。②加大财政、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效益优先,奖励跟进”。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其中社会效益指的是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共同发展的力度和水平。③大力扩充农业科研队伍,推动产学研体系化建设,打造黄山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的平台和高地。

3.以市场为导向,拓展农业农村多功能开发。应该充分利用我市优质生态环境和丰富徽州文化资源,以适应高端化需求、创新农业经营业态,延长拓宽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多功能发展。①要善于利用区域传统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特别是城市养老小镇,满足中国老龄化的到来。②要利用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契机,努力打造都市“后花园”。③要积极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尤其是特色养殖种植业,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拉长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经营实体分工协作、集群发展。

4.以紧密合作的方式,构建叫得响农产品品牌。现有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原因源于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农业固有弱质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以及农业生产链低端等因素。因此,推动农产品品牌的改革更多的应该将农产品的质量改善与品牌构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通过构建良好的农产品品牌,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的优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①政府方面,加强组织和指导构建“徽”字号品牌,以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联盟企业为主体,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供相应的帮助和为联盟创建相应的环境,促进联盟的平稳运行,并促进联盟的发展和增长。②行业协会方面,各农业行业联盟、行业协会应积极制定行业标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促进技术研发,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拓展农产品市场,牢牢把握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竞争力的内涵。③经营主体方面,鼓励小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营销企业联合开发研发、加工、分销,促进交易成本的内部化,产后环节利润内部化,并进一步鼓励其开发利用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生产经营的垂直融合模式。

5.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渠道。徽州茶叶曾是古“丝绸之路”国际贸易通道上的主要贸易商品,有着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发展,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拓展深化我市农产品、技术等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共享贸易渠道。①了解并合理应用进口国对农产品技术贸易措施要求。②顺应国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提高国际竞争力。③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其内生动力,促进贸易快速发展。④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体系建设。

总之,要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认真贯彻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早日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

  



                                                                                                                                                                                     责任编辑: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