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6-29 作者:钱超 来源: 黄山日报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入探讨和论证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既创造了物质财富,又创造了精神财富,还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因此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居主体地位。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至上作为价值追求,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人民至上理论植根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奋斗之中。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肩并肩,同甘共苦。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初心不改、本色不变、英勇奋斗,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出了极大牺牲,创造了无数个奇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将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摆在首位。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从毛泽东同志提出和引导全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引导全党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和引导全党践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同志提出和引导全党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同志提出和引导全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是对坚持人民至上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理论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中并一脉相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主题。面对国家危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走出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使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主题。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党团结带领人民巩固了新生政权,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以摆脱贫穷,实现人民生活富裕为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重视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文化健康、安全共享,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文化自信彰显,生态持续改善,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从“为人民服务”,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保持公仆本色,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用忠诚干净担当品格和勤政为民务实作风,凝聚民心,坚定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需求由物质文化的需要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给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党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只有人民感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享受到了民族复兴过程中带来的荣光,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这样的发展才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力量。
(转自《黄山日报》2022年6月29日第6版理论:坚持人民至上 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