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4-7 作者:汪琼 来源: 黄山日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举国皆庆。庆祝是为缅怀和牢记,缅怀的是先烈英勇献身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牢记的是先辈嘱托,以及必须赓续的革命血脉,以更务实的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历史不会忘记,“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更是立党的初心使命。其作为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坚持和实践的关键词,穿越时空,闪烁百年,成为始终高扬的精神旗帜,激励着我们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坚毅前行。
回望中国共产党历尽艰辛的百年光辉历程,为人民服务思想,从诞生到发展,是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共产党人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一篇关系人生价值的重要讲话,是从锤炼党和军队的高度,阐明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来,他在党的七大报告中,再次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的总纲,标志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即党的宗旨关键词,在全党正式确立。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执政党的领导作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密联系起来,创新而又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对为人民服务思想内涵的贡献与发展,是我党宗旨关键词的内涵的进一步升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特殊国情,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强调把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点落实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缘此“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为人民服务思想又一崭新的表达方式,使我党宗旨关键词的内涵再赋新内容。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党的十七大,还第一次明确而具体提出“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和行为标准。胡锦涛同志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是站在这一至高无上的思想基点上,“以人为本”则成为新时期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得我党宗旨关键词的内涵更为具体,更加丰富。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更为深入地诠释了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新时代内涵,使我党宗旨关键词的内涵更为凝练,更见高度。
可以说“为人民服务”已成为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她不仅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在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上,还将以其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精神感召力,继续影响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和千秋大业,从一个台阶迈上又一个台阶。张思德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同时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断追求真理的缩影。在张思德身上我们看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平凡与伟大。即因此,历史需要张思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需要千千万万的张思德,不论何种岗位,不论职务高低,不论能力大小,毫不利己、无私奉献,就是为人民服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是为人民服务;扶贫帮困、扶弱助残,就是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唯有这样,始终如一地践行我党这个饱含激情、充满担当的宗旨关键词,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尤其在喜逢我党百年华诞的今天,我们重温党的宗旨,深入领会关键词内涵,在平凡岗位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壮举,更当其时,更有意义,更有方向。
(转自《黄山日报》2021年4月7日第6版理论:为人民服务 日进日新的百年党史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