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24 作者:王 毅 来源: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百年党史积淀的成功经验,其中就有坚持自我革命。全会决议回顾百年党史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与历程。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结,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自觉实践与伟大成就。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之源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开始,便以改造社会为使命。如何改造社会?陈独秀等人指出,改造政党是改造社会的前提。要改造社会,则必须改造政党。这种意识可谓自我革命的萌发。之所以要改造政党,与陈独秀等人反思民初政党弊端有关。自辛亥革命以来,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时人将议会制的政党政治视作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于是各种政党社团纷纷涌现。有人统计,临时政府时代的政党,“综其数目,殆达三百有余”。(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页)这些政党以参与议会竞争为主要目标,但大多政党最后都沦为政治势力争权夺利的产物。如当时一篇评论文章所说:这些政党虽“商标所谓国利民福也,其基本金直接或间接搜刮而得之民脂民膏也,其奔走依附之人,则各欲脔割国家权利之一分而栖息其中以自养也”,结果导致“国事纷扰,政争激烈,吾民昔昔震恐,恒无宁处之日”。(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5—16页)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国人对政党的“震恐”心理并未消解,甚至“政党二字,为世诟病”(鸿隐生:《安福秘史》,上海宏文图书馆1920年版,第1页)。在世人“诟病”政党的氛围中,陈独秀等早期共产党人对旧式政党的弊端不可能视而不见。但他们同时也认识到,“诟病”政党,并不等于不要政党,要实现改造社会的目标,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政党。民国初年弊端百出的政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政党。于是陈独秀十分警醒地提出:“我们与其大声疾呼‘改造政治’,不如大声疾呼‘改造政党’!”(陈独秀:“政治改造与政党改造”,《新青年》第9卷第3号,1921年7月1日)自己要建立的是不同于旧式政党的新式政党。这种“改造政党”的自觉也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中国共产党筹备与创立之初,特别强调思想的纯洁与组织的严密,并因此清理了一些思想不纯、组织纪律不强的分子。
“改造政党”的自省意识让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初便具有了自我革命的自觉,但要将“改造政党”的自我革命真正地、持久地贯彻下去,成为习惯性、经常性的做法和实践,还需要更根本的动力与勇气。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与勇气。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五四运动中体会到了国民的力量,认为中国革命“必须依赖国民为后援”,因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实现国家解放的根本力量,因此建立了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伊始,就致力于为人民奋斗。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一以贯之于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中。诚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无私则无畏。正因为没有私利诉求,才能天下为公,人民为上,才能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去检视自己的缺点错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中国共产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于是有了壮士断腕自我清理、自我革命的勇气。
依赖国民为后援,强调人民在社会运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的基本看法。“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人民不仅是历史的主体,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根本目标是要解放全人类,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路途遥远,甚至荆棘密布,险滩重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强大的组织力与战斗性,这样才能有力量进行不断的斗争,从而接近自己的目标。在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根据每个历史时期制定自己具体的奋斗目标,为之不懈奋斗。在每个历史时期,在每个重大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不惜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提高自己的纯洁性、战斗力。正因为自我革命锻造了坚实组织,中国共产党才能刀刃向外,与各种强大的敌对势力进行坚决斗争,不断克服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上的障碍与矛盾,成功完成每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史
中国共产党的自省意识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自我革命的自觉,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立场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勇气,伟大的奋斗目标驱使中国共产党必须自我革命。因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时刻警醒,不容松懈,进行坚决的自我革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个体党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不可能不犯错。毛泽东讲过“难免论”,共产党及共产党员“难免”不犯错。关键是,能不能知错改错,及时止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曾犯过错,走过弯路,但中国共产党能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一次次转危为安,力挽狂澜。这种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与不断自我革命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政党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伟大成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理论准备不足、缺乏经验等多重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第五次反“围剿”时都曾对形势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走了弯路。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知错而后勇。1927年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勇敢检讨了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八七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指出:我们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会议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自领导中国革命的艰巨历程。1935年的遵义会议也是在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而实现的伟大历史转折。由于“左”倾教条主义,中国共产党遭遇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长征,中央苏区、红军和党的力量损失惨重。这种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适时召开遵义会议。会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思想斗争,检视了军事路线的冒进与错误,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等人在军事上的领导。拨乱反正为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新生,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延安整风,彻底清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延安整风解决了党内思想矛盾,破除了教条主义的思想统治,提高了全党上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和水平。延安整风中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史上的问题和错误,采取不回避的态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客观公正的批判。种种实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错误、勇于从错误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进的优秀品质。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新中国成立初出现的思想松懈、精神懈怠等问题,195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全面开展整风运动;1951年春进行整党运动,纯洁了思想,坚定了党性。1951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在党内开展“三反”运动,以配合整党。“三反”运动不回避问题,严格处理建设中出现的贪污、浪费、受贿等腐败行为,一大批腐败分子因此落马。这其中最让人唏嘘的是对张子善、刘青山的处理。两人尽管战功赫赫,但也未能抵挡诱惑而变质,党对他们的严重腐败行为进行了坚决的处理。这种坚决的处理,彰显了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决心。
改革开放新时期可以说是从自我革命启动的。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将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的决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还审视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正确评价了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中国共产党自此挥别了过去的僵化保守、封闭落后的做法,确定了新时期的基本方针路线。这种拨乱反正正是方针路线等根本层面的自我革新。随后,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依据实事求是的标准,检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功绩,同时也没有回避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决议》指出: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的错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我们党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过去采取这个立场,曾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今后继续采取这个立场,必将引导我们取得更大胜利。”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挑战。邓小平指出:“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所以,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贯穿在整个改革过程之中,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开放、搞活政策的正确执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进行了多次整党整风,剔除党内的不良思想,加强组织建设,与歪风邪气作斗争,为改革开放提供最坚实的组织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实践更为鲜明。值得一提的是,自我革命是从思想认知开始的。近些年来,关于革命出现了不同声音,有人甚至提出,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后成为执政党,不再是革命党,一定程度上有“告别革命”之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正本清源,提出“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论断,厘清思想认识迷雾。自我革命的实践也往纵深方向发展:首先是作风上的“自我革命”。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并从上至下坚决贯彻执行;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党风,及时止住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正了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其次是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成效卓著;查处部分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筑起科学、严密的制约与监督系统。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长期的自我革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围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展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68页),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干事创业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根本标准。其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也保证了自我革命的推进与发展。自我革命要坚定和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再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次力挽狂澜的自我革命都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实现的,自我革命必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的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民族复兴任重而道远,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传承自我革命的精神与传统,刀刃向内净化组织,炼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以昂扬的姿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