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自建文库 >>教师文库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发布日期:2021-5-25 作者:张暴默 来源: 图书馆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样讲道:“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来时的路也就是我们党的历史,党的过去。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作为一个外地人,多次听到同事们的介绍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黄山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这些红色资源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奋斗历程,认识到我们取得的革命成功离不开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譬如刘伯林烈士的英雄事迹就非常感人:刘伯林(1900-1933),安徽潜山人。1930年5月底,他受组织派遣,赴皖南歙县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员,成立中共小练支部,1931年7月又先后在草市、罗田、岩寺、梅村等地建立了11个党支部,他历任过中共小练支部书记、中共歙县临时县委书记、中共歙县县委书记、中共皖南特委军委主席,并以小练村为中心,建立贫农团、农民协会、妇救会、青年社、儿童团等组织,开展游击战争。1933年5月31日(农历五月初八)晚,中共皖南特委书记宁春发召集刘伯林等30余人,在歙县小练村林家继家开军事会议,不料,因村人程继元告密,国民党驻屯溪保安司令部调集休屯军警240余人、歙县保安队40余人包围该村,导致“小练惨案”发生。6月1日拂晓,敌人一到村中,就砸门捣户、放火焚屋,搜捕我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愤怒的人们立即拿起枪、长矛、大刀、棍棒等与全副武装的敌人浴血拼搏,经过激烈战斗,終因寡不敌众,除宁春发携部分重要文件突围外,陈友交、曹万才、洪正民等人及22名贫农团员壮烈牺牲,刘伯林等40余名党员、群众则被绑押向屯溪解送。当敌人问刘伯林索要党员名单时,他答道:“睁开我的眼到处皆是,闭上我的眼万事不知。” 7月19日,刘伯林等5位共产党员被敌人枪杀在屯溪杨梅山。就义前,他们高呼:“共产党万岁!苏维埃政府早早成立!”。据不完全统计,“小练惨案”中罹难的党员、群众达50余人。这正所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诚然,类似的红色故事还可以举出很多。在这里,我们要说,任何时代都不缺乏英雄人物,革命年代更不短缺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我们黄山这片红色大地上同样闪耀着革命志士的璀璨光芒,那些革命先烈们愿将鲜血和生命浇灌出皖南革命的绚丽之花,永远值得后人歌颂和敬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战争岁月是如此,和平年代也是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始终身体力行地践履着党的宗旨,总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继续前进。而我们的党员同志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比如在我们的身边,在基层一线工作的那些党员和干部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譬如我们黄山市在休宁县开展利于当代福泽后世的月潭湖水库工程建设中,须要在蓄水前做好移民搬迁的工作。为此当地成立了移民搬迁工作组,集中一批干部和党员去做这件事。而这项艰巨的工作硬是叫他们给拿了下来!这里我要讲一个人:一位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了一辈子的头发花白的老党员,他整天在农户和村委会之间来回奔波,终于累倒在了移民搬迁协调工作的第一线,在被送往医务室后,还没等到吊水挂完,他便将针头拔掉,摇摇晃晃又出现在了乡间小路上,因为此时距离库区开始蓄洪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是村里还有近千户人家没有搬走,他必须和其他同志一道,要赶在被淹没前,去说服村民搬到安全的地方去。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在履行对党的誓言,在担当起自己的职责,他要为了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大众利益作出牺牲的乡里乡亲迁栖新居做出自己的一番努力和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要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同志们,让我们共勉共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