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7-12
教职工文明行为规范
为进一步提升教职工文明礼仪素养,树立党校良好的文明形象,特制定本行为规范。
一、文明办公规范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着装干净整洁。工作时间保持仪容举止落落大方、自然得体,符合国家公务人员、教师等职业特点,重要公务活动应着正装或职业装。
2、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维护校园秩序,按规定有序停放车辆,不践踏绿地草坪,不攀折花草树木,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吸烟。办公室内整洁卫生、办公用品摆放井然有序,没有与办公无关的杂物。
3、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按规章制度、规章流程办事。工作时间无串岗、随意离岗现象。公务交际中,不说无原则的话,不办无原则的事;要注意礼貌,提倡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不藐视和伤害对方,注意倾听,多给对方谈话的时间和表述的机会。公务接待应坚持热情、周到、节俭的原则,严格公务接待标准,控制陪餐人数。
4、尊重上门办事人员,按照“六个一”服务规范接待来访人员,即“一个起立、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请坐、一杯茶水、一份满意”,严禁态度蛮横。特别是在接待来访群众时,要放下架子,不居高临下,平易近人,不空洞说教,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交谈中不背手讲话,不用手直指对方。
5、讲究诚信,对人承诺要守信、与人相约要守时。确实不能准时到达或赴约时,应当提前告知。迟到时要道歉,不要为迟到辩解,要先真诚地道歉,“我迟到了,真对不起”。当被问及迟到原因的时候,再予说明和解释。
6、参加会议要守时,在指定位置就座,提前将通讯工具关闭或调成静音状态;会中要保持会场安静,不交头接耳,不随意走动,不中途退场,不做与会议内容无关的事。
7、同事见面要相互问候,根据情况可以说“您好”,也可以打手势、点头和微笑。同事之间要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做到补台不拆台;要宽以待人,理解包容,不背后议论他人是非。
8、工作称谓要符合身份,对上级以姓氏加职务相称,对下级或同级,可称姓氏加职务,也可直呼其名。党内应互称同志,也可根据职务进行日常称呼,不应称兄道弟。
9、下级要尊重上级,服从领导,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如对领导安排部署的工作有不同意见,可用适当方式反映,不得将其作为拒绝开展工作的借口。
10、上级要爱护下级,以礼相待,不耍态度,不摆架子,不以上压下。要处事公正,平等待人,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要爱护体贴下属,多进行情感沟通,了解下属的意愿,为下属排忧解难;要尊重和倾听下级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和部署。
11、办公节约降耗,办公室、会议室要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备电耗,杜绝长明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器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关机,下班前切断电源开关。充分利用网上办公系统,推行无纸化办公。拟制文件尽量双面打印,节约纸张。精简会议数量,控制会议时间的规模,提倡开短会。
12、等候电梯时,不贴近电梯出口,以免妨碍电梯内的人出来。电梯到达后,应先出后进,遵循“尊者为先”原则。
二、文明上网规范
13、自觉遵守有关保守国家机密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及社会公德和有伤风化的信息;不发表任何诋毁国家、党和政府的言论,不发表任何有碍社会稳定、国家民族统一的言论。
14、恪守网络道德,反对不良网风,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不捏造或传播歪曲事实、扰乱社会秩序等不良信息;不以单位或部门名义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不负责任地发表对新闻时事的评论。
15、使用网络资源,应遵循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擅自复制和使用网络上未公开和未授权的文件;不在网络中擅自传播或拷贝享有版权的软件;不利用网络盗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受法律保护的资源。
16、正确处理上网与工作、学习、生活的关系,自觉以工作、学习为重,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素质,不沉溺网络。工作时间不用电脑或手机上网聊天、查看股市行情、看电影、玩游戏、逛购物网站。不在单位工作群中发布、讨论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和事项。
17、提倡先进文化和社会关爱,抵制淫秽、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摒弃消极颓废和低俗沉迷。
三、文明就餐规范
18、进入餐厅后不大声喧哗,不在餐厅内酗酒、吸烟或做影响他人就餐的事。自觉排队遵守秩序,不拥挤插队。践行光盘行动,不奢侈浪费粮食。维护就餐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残食。用完餐后,自觉将碗、筷、餐盘等送到固定位置。
四、文明交通规范
19、学习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文明交通意识。步行时,要走人行道和斑马线,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中间停留或与人交谈。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劝阻行人、电动车等不文明交通行为。
20、驾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警指挥,车辆按道行驶,不无证驾驶,不违反交通信号灯,不争道强行、不随意变道,不占用应急车道;要做到车辆让行人、转弯让直行、右转让左转、超车让对行;坚决抵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强行超车、超员超载、不系安全带、闯红灯等危险驾驶行为。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不乱停乱放,不堵塞路口,做到文明泊车。
五、文明旅游规范
21、自觉遵守《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维护旅游景点的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不乱丢乱扔,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不睬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节约用水用电。尊重别人权利,尊重当地民族宗教习俗,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讲究以礼待人,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中共黄山市委党校
2018年10月23日